作者:李翔
如今,刷短視頻已經成為當紅娛樂方式,但人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卻偷偷溜走了?,F在很多人只會用“YYDS”或“泰褲辣”表達贊美,只會用“淚目”表達感動,只會用“很好哭”表達悲傷,萬物皆可“內卷”,“雙向奔赴”泛濫,仿佛離開這些網絡流行語,便不會說話了。在這種看似隨心所欲實則機械無趣的“拋?!薄敖庸!边^程中,“翩若驚鴻,婉若游龍”“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這樣的文字表達方式也就離我們越來越遠。
這一現象為何會出現?首先,在網絡信息新時代背景下,網民的閱讀需求偏向娛樂化、碎片化,容易養成重視頻輕文字的偏向性信息獲取習慣。在“大數據精準推送”的“buff疊加”之下,網民會不自覺地將自己封閉在信息繭房中,很難突破自己的社交舒適圈,汲取不同的觀點,逐漸失去了對不同事物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自然也失去了多角度思考和表達創意的能力。
其次,短視頻平臺內部缺乏完善的運行規范,部分從業者熱衷追逐“流量”與“熱點”,抱著“不要講邏輯,別讓觀眾動腦,讓他們爽了就行”這樣簡單粗暴的觀念,制造了大量的劣質短視頻。今年3月底公布的《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2023)》顯示,我國短視頻人均單日使用時長超過2.5個小時。如果每天都把兩個半小時浪費在這種毫無營養的短視頻段子上,語言表達能力怎么可能不退化?
想要治好“文字失語癥”,需要多方合力。如相關部門需要加大對短視頻內容的監管力度,對于專門制造內容低俗、質量低下短視頻的賬號予以永久封禁;電視節目可以繼續推廣《朗讀者》《中國詩詞大會》這類具有人文涵養的欄目,引導受眾的語言輸出傾向;學??膳e辦古詩詞朗誦、辯論大賽等活動,搭建良好的語言輸出平臺,提高學生在正式場合的語言表達欲望與積極性。
更重要的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有意減少網絡流行符號的使用頻率,多讀優質內容,為自己創造一個主動思考空間。應該說,短視頻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人不能淪為科技的奴隸。一味地“泡”在短視頻里,固然可以得到一時的感官刺激和欲望消費,但長遠來看失去的只會更多。千萬不要讓那些娛樂感官的劣質短視頻削弱了自己賴以表達的文字思維。
責任編輯:明遠